榨油機是油料加工機械的一種。把經過預處理工段加工的油料坯以擠壓的方法榨取植物油的機械。常用的榨油機有液壓榨油機和螺旋榨油機兩類,而預榨機多為螺旋榨油機。
1.液壓榨油機:該機是將經過熱炒后的油料直接加入榨油桶內壓榨出油,該液壓榨油機主要零件有活塞、液壓缸、立柱、活動上梁、底座、油泵、料筒、電熱圈及自動控溫裝置等。材料均采用優良金屬材料制成,從而 加快了機器性能,確保了部件的使用壽命。
2.液壓榨油機的注意事項:
液壓榨油機運轉時,處理好的料胚從料斗進入榨膛。在榨螺螺紋旋轉作用下,逐漸進料端向出餅端方向推進。使榨膛內各段容積逐漸縮??;又因榨螺螺紋連續不斷地將料胚推入榨膛,這樣前阻后推地產品壓力,壓縮料胚,把油擠壓出來。
使用液壓榨油機之前,起初應準備好全部輔助器具和容器,檢查并調整傳動帶松緊程度。然后開動電動機,使機器空運轉15min左右,檢查榨螺軸的轉速。一般轉速應在33dmin左右??辙D時要注意齒輪箱內齒輪的嚙合情況及聲音是否正常,各軸承部位和電機是否正常。榨油機空轉時,電動機電流應為3A左右。如電流過高,應立即停車檢查,調整后再開機。
液壓榨油機正常運轉后,含油量高的油料出油大多集中在條排和前組圓排處。條排處的出油約占總出油量的60%,前組圓排處約占30%;而末端排出油則很少,成滴不成線,油色很清。反復榨二三次即可將菜籽或黃豆的油榨盡,在這期間可將含油較多的油渣均勻地摻人料胚中壓榨。下料時要保持均勻,切忌忽多忽少,否則將影響榨油機的壽命和出油率。
運轉過程中要經常檢查榨油機的出餅情況,并控制胚料的水分既不過高也不過低。正常的出餅應呈片狀,靠榨螺軸一面光滑,另一面有很多毛紋。如出餅疏松無力,或出餅不成形,色澤較深,用手一捏即成碎塊,這說明胚料加水太少;如出餅發軟,成大片狀,或出油泡沫增多,則說明加水太多。正常情況下,圓排之間不出渣或很少出渣,在條排處出渣,如出渣呈細片狀說明水分多,出粉渣則說明水分少。此外,以出油位置變化可看出入榨水分是否合適,當入榨水分過高或過低時,出油位置均向后移。
3.螺旋榨油機是使料坯在榨膛內連續向前推進,在動態擠壓作用下榨取毛油的機械。螺旋榨油機運轉時,經過處理好的油料從料斗進入榨膛。由榨螺旋轉使料胚不斷向里推進,進行壓榨。由于料胚在榨油機的榨膛內是在運動狀態下進行的,在榨膛高壓的條件下,料胚和榨螺、料胚和榨膛之間產生了很大的摩擦阻力,這樣就能使料胚微料之間產生摩擦,造成相對運動。另一方面,由于榨螺的根園直徑是逐漸增粗,螺距是逐漸減少的,因而當榨螺轉動時,螺紋使勁料胚即能向前推進,又能向外翻轉,同時靠近榨螺螺紋表面的料層還隨著榨軸轉動。這樣在榨膛內的每個料胚微粒都不是等速度,同方向運動,而是在微粒之間也存在著相對運動。由摩擦產生的熱量又實現了榨油工藝操作上所需要的熱量,有助于促使料胚中蛋白質熱變性,破壞了膠體,增加了塑性,同時也降低了有的粘性容易析出油來,因而加快了榨油機的出油率,使有料中的油壓榨出來,并從園排縫隙和條排縫隙流出。
4.螺旋榨油機的維護與保養:
(一) 每工作50小時后應檢查潤滑情況,減速箱上面的油杯不得缺油,榨螺軸調整螺桿內軸承應從調整螺桿孔內每班加注黃油一次,嚴禁干磨。
(二) 各潤油部位應防止灰塵和其他雜質侵入,每年需檢查減速箱的機油質量一次,發現變質,應更換全部機油。
(三) 當壓榨量降低,出餅或出油不正常時,應將榨螺軸抽出,檢查榨螺、榨條、出餅圈的磨損情況,磨損零件要及時更換。
(四) 每班工作結束后,應清除螺旋榨油機內殘餅,擦干凈機器表面灰塵、油垢。
(五) 生產季節結束后長期存放時,應進行一次保養,并將榨螺、榨條、出餅圈拆洗重新涂油,放在干燥處。
預榨機的榨籠還裝有刮刀,刮刀口深入榨膛,對準每個距圈,用以防止料坯在榨膛內滑轉,并防止回坯,并用以調節出餅厚薄,從而相應地控制榨膛壓力,降低殘油率。此外,該機還有使渣餅表面光潔的夾餅機構等,并常附有蒸炒鍋,可使油料的蒸炒與壓榨連續進行。用作預榨機的螺旋榨油機是以較大的壓力將油料進行預榨,將預榨后的坯餅再放入榨油機內繼續壓榨或用浸出法取油。因而其進、出口端的榨膛容積變化較大,生產能力也較大。
河南中瑞糧油機械有限公司版權所有